
常見問題
返回首頁
叩齒方法:先靜心聚神,輕微閉口,然后上下牙齒相互輕輕叩擊數十次,所有的牙都要接觸,用力不可過大,防止咬舌。經常叩齒可增強牙齒的堅固,不易松動和脫落,使咀嚼力加強,促進消化機能。
鼓漱方法:咬牙,口內如物,用兩腮和舌做動作,反幾十次,漱口時口內多生唾液,等唾液滿口時,再分幾次慢慢下咽,初時可能津液不多,久自然增加。鼓漱主要是為了使口腔內多生津液,以助消化并可清潔口腔,鍛煉四周肌肉,兩腮飽滿。
運舌方法:用舌頭在口腔里、牙齒外、左右、上下來回轉動等到增多時鼓漱十余下分一或幾口咽下。運舌對防治老年性口腔粘膜病,舌體萎縮有效,能刺激涎液分泌增加,滋潤胃腸,有助于脾胃功能,并能防止口苦口臭。
牙齦按摩法:需先進行牙周潔治術。一種是在刷牙時進行,將刷毛以外45度壓于牙齦上,牙齦受壓暫時缺血,當刷毛放松時局部血管擴張充血,反復數次,使血液循環改善,增強抵抗力。另一種是用食指作牙齦按摩,漱口后將干凈的右手食指置于牙齦粘膜上,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齦水平作前后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內外側牙齦約數分鐘。通過按摩牙齦,增加牙齦組織血液循環。有助組織的代謝,提高牙周組織對外界損傷的抵抗力,減少牙周疾病的發生。 |
“山”字形刷毛
刷毛******太細
軟毛牙刷 |
長期以來在人們的意識中只知道矯正牙齒是適宜于兒童和青少年的,而覺得成年人沒有必要矯正牙齒。實際上成年人牙列不齊也是很有必要進行矯正的,因為成年人的口腔條件較差,口腔內疾患多,牙列不齊更影響牙周組織,產生牙齦炎、牙周炎,影響牙體組織,產生齲病,牙列缺損使咬合關系不良。成年人進行矯正后能建立良好的咬合關系,解除牙列擁擠,能預防牙周病、齲病的進一步發展,又能改善面部的外形,增加美觀。所以成年人矯正治療有一定意義。過去只有活動矯治器應用于臨床時,由于活動矯治器本身的限制性,所以成人牙列不齊矯正有一定的困難,F隨著正畸學科的發展,先進的固定矯治技術不斷從國外引進,成人牙列不齊的矯正已變為現實。但是成人牙列不齊的矯正畢竟與青少年有許多不同之處。
成人牙列不齊的矯正與兒童有什么區別: 1.生長潛力:青少年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牙齒有生長潛力,利用生長發育來配合矯正治療,可采用各種矯治方法。牙齒移動較快,對各種情況容易適應。成年人發育已趨穩定,牙齒沒有生長潛力,利用生長發育來配合矯正治療骨性失調已是不可能,只能采用手術治療。矯正牙齒排列不齊只能通過牙齒移動來達到矯正目的,而成人牙齒移動較慢。 2.口腔內疾患:青少年對齲敏感,但大部分是簡單局限齲,對骨喪失的抵抗力強,牙周病的發病率較低,較少有牙缺失而引起的修復問題。另外,青少年的頜磨耗程度輕。成人口腔內疾患明顯增加,齲患率高并且大部分是繼發齲,牙周病發病率高,經常涉及因牙缺失而進行修復前矯正。成年人有較重的進行性釉質磨耗,可以導致垂直高度改變,使矯正治療需要多科的協作。 3.美觀:青少年適度地對美觀表示關注,屈從于家長意見。成年人因職業、社會需要對美觀的要求過度關心,要求比較高,并常將其他因素造成的一些社會挫折遷于此。 4.臨床應用矯治力:青少年對矯治力的適應能力強,所以臨床加力可稍大,牙齒移動速度快。成年人因其組織變化的特點,臨床加力輕,牙齒移動速度較慢,所需矯正時間相對較長。 |
1、打好下牙槽神經后,將椅位豎起來,麻藥起效快多了! 3、病人上后牙疼痛,如沒找到齲壞位置的時候,可以去留意一下上7的遠中腭側頸部的地方,這里可是個常見但易忽略的地方。 4、檢查窩洞的封閉性可以在檢查的牙周圍噴點水再用******對窩洞里吹一下,看有沒有地方冒泡,有則表明此處已經與窩洞相通需要修補,以防止封物的滲漏造成麻煩。 5、一個牙出現急性根尖周炎,周圍牙都牽涉痛不好確定是哪個牙的情況下,不要用扣擊檢查,*好用按壓檢查更精確。 6、全口義齒初戴,可能因為邊緣過長而在病人說話、張口時脫位,這時候你可以戴上義齒,通過向外牽拉病人的口唇,如果拉某地方出現義齒松脫,則此處就是邊緣長的位置了。 7、調拌石膏粉時如果想使它凝固加快以便快速脫摸,可以用溫的生理鹽水代替水,同時調拌速度快一些,也可以直接在石膏里放少量食鹽。 8、碰到需要給口內上有腐蝕性藥物時,可以先把治療區附近的黏膜吹干,再剪適當的保鮮膜貼附于黏膜上并在牙齦端將部分膜塞進牙齦溝,能較好的保護黏膜不受損傷。 |
1、 資料表明:髓腔溫度******4.1°C者,就有15%的牙髓壞死;******8.2°C者,.則有60%的牙髓壞死;當髓腔溫度******至51.7°C時,所有的牙髓都發生壞死.
2、 磨牙時,車針對牙體的壓力為20~60g.
3、 正常情況下, 游離齦 緣至齦溝底約0~2mm,齦溝底向根尖方向有寬約2mm的結合上皮附著在釉牙骨質界.
4、 釘固位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釘洞的深度.作為輔助固位釘的釘洞,深度應穿過釉牙本質界到達牙本質內,深為2mm.,直徑一般為1mm左右,常用700號裂鉆來制備.
5、 做洞的固位形洞的軸壁可向洞口敞開約為2~5°。
6、 做洞固位形時,洞緣斜面的預備一般是沿洞面角做成45°的斜面。其寬度為1~2mm.
7、嵌體鳩尾峽的峽部寬度一般不大于合面的1/2。
8、 鑄造金屬全冠:軸面合向聚會角與鄰面合向聚會角均為2~5°。合面預備的間隙一般為0.5~1.0mm。頸部肩臺預備通常為0.5~0.8mm寬、呈園凹形或帶斜面的肩臺。
9、 烤瓷熔附 金屬全冠 :牙體各軸壁預備出1.15~1.7mm毫米的間隙,合面磨除2.2mm米,前牙切端至少要磨除2.0mm的間隙。頸部肩臺寬度為1.0mm。(附:頸部髓腔壁厚度為1.7~3.0mm。)
10、 全瓷冠:舌面預備1.2~1.5mm的間隙。唇面預備1.2~1.5mm的間隙。上前牙鄰面片切的厚度為1.9~2.3mm,下前牙鄰面片切的厚度為1.7~1.9mm。切端保持1.5~2.0mm的間隙。肩臺寬度為1.0mm。
11、 鑄造陶瓷全冠:切端、合面預備的間隙為1.5~2.0mm;唇及舌側的間隙為1.0~1.5mm。后牙軸面的聚合角為:6°~8°。頸部肩臺寬度1.0mm。做成135°或90°凹面的肩臺。
12、 根管治療后做樁冠修復的*佳時機是:成功根管治療后1~2周;活髓牙或急、慢性牙髓炎尚未累及根尖周者,根管治療3天后無尖周癥狀就可以做樁冠;急性化膿性牙髓炎伴有根尖周癥狀或發生牙髓壞死,壞疽者,應觀察1周后才可以做樁冠;有根尖瘺的患牙,經治療后,2周后做樁冠;18歲以下不宜做樁冠;嚴重的根尖吸收,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1/3者,不宜做樁冠;樁冠的長度要求根尖部保留3~5mm的充填材料,冠樁的長度約為根長的2/3~3/4;理想的冠樁直徑應為根徑的1/3。
13、 固定義齒: 固定義齒 的固定橋的旋轉中心在兩基牙間的缺牙區牙槽骨內,相當于根端1/3的中1/3交界處;橋基牙的冠根比為1:1,是選擇基牙的*低限度;*適宜做固定橋的時間是牙拔除后3個月;固定橋連接體應位于基牙的近中或遠中面的接觸區,面積不應小于4m㎡。正常人的合力平均值為22.4~68.3kg,日常生活中,咀嚼食物時所需的合力一般在10~23kg.牙周膜的正常厚度應在0.18~0.25mm。
14、 全口義齒:切牙乳突是排上合中切牙的參考標志。兩個上合中切牙的交界線以切牙乳突為準,上中切牙唇面置于切牙乳突中點前8~10mm,上合兩側尖牙牙尖頂的連線應通過切牙乳突中點前后1mm的范圍內。當牙列缺失后。上合骨唇側骨板吸收較多,使切牙乳突向前移約1.6mm。上合全口義齒的后緣應在腭小凹后2mm處。后堤區寬約2~12mm,平均8.2mm。取模時,上合托盤應比上牙槽嵴寬2~3mm,周圍邊緣高度應離開粘膜皺襞約2mm,后緣應超過顫動線3~4mm。排牙時,上合**前磨牙離開合平面1.0mm,上合第二前磨牙與合平面接觸,上合**磨牙遠舌尖、近頰尖離開合平面1.0mm,遠頰尖離開合平面1.5mm。第二磨牙舌尖離開合平面1.0mm,近頰尖離開合平面2.0mm,遠頰尖離開合平面2.5mm。鑄造合支托的頰舌徑寬度約為:磨牙頰舌徑的1/3或前磨牙頰舌徑的1/2,長度約為:磨牙近遠中徑的1/4或前磨牙近遠中徑的1/3。
15、 腭桿:前腭桿:厚1.0mm,寬度為8 mm, 離開齦緣為6 mm。后腭桿:厚約為1.5 mm~2.0mm,寬度為3.5mm,與粘膜輕輕接觸。側腭桿:離開齦緣4~6mm,寬度為3~3.5mm,厚度為1.5mm.
16、 舌桿:厚2mm,寬5mm,距齦緣3~4mm.垂直型者舌桿與 粘膜 平行接觸,與基牙長軸基本平行,邊緣離開齦緣3~4mm.
17、 支托凹寬約為2.5mm,深度為1~1.5mm,隙卡溝的深度為0.9~1.0mm |
兩個不是一個概念 口腔修復工是口腔技工證 口腔技工是從事制作義齒制作的工藝技術人員。大致技工分為三大類初級口腔技工、中級口腔技工、高級口腔技工.技工達到一定水準可以參加國家考試升級為口腔技師?谇患脊すぷ鞯攸c主要以義齒加工廠為主,部分在醫院的口腔修復室內從事義齒制作工作。 口腔技師是一個邊緣性職業,包含有科學,醫學,還有手工藝制作的學問。作為一名合格的口腔技師,首先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要精密,制作出讓患者滿意的義齒作品是*終的目標,目前國內的口腔技師行業剛剛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是由南方帶動北方發展,東部帶動西部發展?谇患紟熢谥袊械牡胤绞遣豢梢栽卺t院工作的,但是在日韓等國家,幾乎每個口腔醫院都有專業的口腔技師,他們在醫院為患者設計和制作義齒?谇还に嚰夹g包含了很多知識,其中主要有:物理,口腔醫學,口腔醫學美學,口腔材料學,牙齒形態學,手工技術,人體審美學,鑄造學等等相關科學組成,一個合格的技師要有非常專業的水平和經驗,還要有很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目前中國還是大多數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方法,所以目前的口腔技師一般都是經過經驗的積累才豐富了自己。 |
【導讀】可能是因為我們門診和第八小學只有十米之遙的緣故吧,每當下課或者禮拜天小朋友患者特別的多,拔出乳牙滯留的,補牙的,小朋友做根管治療的可能比別的門診多一些。
可能是因為我們門診和第八小學只有十米之遙的緣故吧,每當下課或者禮拜天小朋友患者特別的多,拔出乳牙滯留的,補牙的,小朋友做根管治療的可能比別的門診多一些。經常的勸家長們你家小孩這么容易患齲做個窩溝封閉吧,有的家長了解還好,不用解釋很多就做了,有的很年輕的家長對這個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專門寫一篇關于窩溝封閉的文章,把我所了解的窩溝封閉知識都寫出來也不一定都對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廣大家長這項技術,減少齲齒的發生。 1.什么是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就是用窩溝封閉劑涂布在牙齒咬合面,以幫助防止蛀牙的保護層。 2.哪個牙需要做窩溝封閉? 前磨牙,磨牙等恒牙或乳牙的咬合面能看見許多窩溝點系,這些部位不容易清潔,容易造成齲齒所以這些牙需要做窩溝封閉 3.窩溝封閉的原理? 封閉劑涂布在封閉的牙齒上就阻止了細菌的藏身之處就防止了齲齒的發生。 4.窩溝封閉疼嗎? 窩溝封閉是通過化學結合于牙齒的牙釉質結合在一起的,是不需要麻醉,是完全無痛的。 5.什么時候就能窩溝封閉了? 只要牙齒一長出了就可以做了,做的越早越好,乳牙和恒牙都可以做。 6.什么時候就不能做窩溝封閉了呢? 一般牙齒萌出以上就不建議做了,因為四年以上就不建議做了,因為四年了要易感人群可能牙齒就已經患齲齒了就得用別的方法治療了,如果沒有患齲牙齒經過四年的磨耗窩溝點系也沒有那么深了菌斑也不容易藏匿在窩溝中了。 7.窩溝封閉能維持多少年? 一般情況下它可以維持很多年,但是呢做了窩溝封閉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我們診所是這樣做的沒半年檢查一次是免費的并且如果有脫落的是免費給在封閉的。 8.窩溝封閉脫落了對牙齒影響大嗎? 因為窩溝封閉劑它是通過對牙釉質表面的處理進入到牙釉質里面的和牙釉質結合成一體的,即使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封閉劑被磨耗的掉也不會對牙齒有任何影響。 |
一、牙源性疼痛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民間的這一說法可以較為形象地說明了牙疼的劇烈程度以及處理方面的消極態度。實際的理解應該是牙疼雖然不是那種威脅生命的“大病”,但疼痛劇烈,可以達到痛不欲生的程度。因此如何鑒別各類原因引起的牙疼,如何能夠快速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癥狀等就尤為顯得重要。
(一)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作為不可復性牙髓炎的一種病變形式,是引起牙科急性炎癥的常見病因,其臨床特點是發病急,疼痛劇烈.臨床上絕大多數屬于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的表現,以齲源性損害較為顯著.無慢性過程的急性牙髓炎多出現在牙髓受到急性的物理損傷、化學刺激以及感染等情況下。
〔臨床表現〕 :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癥狀是劇烈疼痛,其疼痛的性質及臨床表現具有特異性:
1.自發性和陣發性的劇烈跳痛
患者在無外界刺激因素的情況下,可突然發生劇烈的自發性尖銳疼痛,疼痛呈陣發性發作或陣發性加重狀態,可分作持續過程和緩解過程.在炎癥的早期,疼痛持續時間較短,緩解時間相對較長,到炎癥晚期,則疼痛的持續時間延長,可持續數小時甚至一整天,疼痛間歇期甚至消失.如果感染牙髓出現化膿癥狀,患者可有搏動性跳痛主訴。
2. 不能準確定位
患者在疼痛發作時,往往不能準確的指出患牙所在的準確位置,這是由牙髓的神經分布特點所造成的.牙髓感覺神經末梢為游離的神經末梢,僅有疼痛感受器,而無本體感受器,由于這些特點的存在,使急性牙髓炎患者很難向醫生指出其患牙所在。
3.放散痛和牽涉痛
急性牙髓炎患者就診時往往不能準確的指出疼痛患牙所在,但常常出現耳、顳前部或耳后、耳下及下頜部疼痛的癥狀,這主要是由于牙髓神經分布的復雜性所造成的,疼痛常常會沿三叉神經第二支或第三支分布區域放射至患牙同側的上、下頜牙或頭、顳、面部。具體表現為上頜牙痛放散至耳、顳前部疼痛,下頜牙痛放散至耳后、耳下及下頜部疼痛,但這種放散痛絕不會發生到患牙的對側區域。
4.熱刺激敏感,冷刺激可以緩解
在臨床上?梢姷交颊吆渌M行暫時止痛的現象,在患牙的疼痛發作期,溫度刺激可加劇患者的疼痛,冷熱刺激均可激發患牙的劇烈疼痛,但若牙髓已有化膿或部分壞死,患牙可表現為“熱痛冷緩解”現象。因為冷空氣或涼水可使牙髓病變產物中所產生的氣體體積收縮,可減小髓腔壓力而使疼痛緩解。
5.體位變化可加劇疼痛
大多數患者疼痛往往在夜間發作,或夜間疼痛較白天劇烈,這主要是由于體位變化引起的疼痛加劇,病人平臥時,因牙髓腔內壓力******而使疼痛加重,患者常因牙痛難以入眠,或從睡眠中痛醒。
6.有服用止痛藥史,但效果不一
急性牙髓炎患者在就診前,往往都存在服用“芬必得、英太青”等止痛藥物的病史,但由于個體差異及病變程度的不同,患者個人取得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臨床檢查〕
1.可見牙體缺損或牙周深盲袋
急性牙髓炎在臨床上多常見于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當患者出現典型的急性癥狀時,慢性炎癥其實常已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通;佳揽刹榧皹O近髓腔的深齲或牙體硬組織疾患,也可見牙冠有充填體存在,或可查到患牙有深牙周袋。
2. 電活力無反應或高度敏感
在臨床上對患牙進行牙髓電活力測驗時,患牙的牙髓若處于早期炎癥階段,其反應可為敏感;若處于晚期炎癥,則表現為遲鈍或無反應。
3. 部分患牙可有叩痛
當牙髓的炎癥處于早期階段時,患牙對叩診無明顯不適,但處于晚期炎癥的患牙,因牙髓炎癥的外圍區已波及根尖的牙周膜,可出現垂直方向的輕度叩痛。
4. 確定牙位可用熱刺激實驗
溫度測驗時,患牙的反應及其敏感或表現為激發痛,尤其對于熱刺激相當敏感,可用以確定患牙的牙位。
〔診斷要點〕
1. 典型的急性牙髓炎疼痛癥狀
2. 患牙肯定可被查到有引起牙髓病變的牙體損害或其他病因。
3. 牙髓活力測驗,尤其是熱刺激測驗結果及叩診反應可用以幫助定位患牙。
〔急診處理 〕
1.局麻下開髓引流,減壓止痛
因為急性牙髓炎所致疼痛主要由于髓腔內壓力過高壓迫神經所致,所以應及時開髓引流以減輕髓腔壓力,緩解患牙疼痛,為進一步緩解患者痛苦,通常在局麻下施行無痛技術,常用麻醉劑為2%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麻醉方法可視牙位和麻醉效果而定。
2.丁香油棉球開放或封入皮質類固醇類藥物
如果由于時間和條件所限無法進行徹底的治療,可以丁香油棉球開放或封入皮質類固醇類藥物,丁香油具有良好的止痛安撫作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具有良好的止血消炎止痛作用。
3. 時間和條件允許時可在局麻下去除牙髓,常規根管治療。
徹底治療急性牙髓炎的方法是去除感染源,進行有效的根管治療,杜絕再感染,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可將存在于牙髓腔內已發生不可復性損害的牙髓組織和病源刺激物全部清除,消除感染并使根管清潔成形,進行根管充填。
4. 消除咬合創傷
對于患牙,應調頜磨改使其降低咬合、減輕功能,得以休息,通過磨改,牙髓癥狀有可能消除。
5. 必要時口服止痛藥或局部注射長效麻醉劑
一般可采用口服或注射的途徑給予抗生素類藥物或止痛藥物,也可以局部注射長效麻醉劑進行止痛。
(二)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從根尖部牙周膜出現漿液性炎癥到根尖周組織形成化膿性炎癥的一系列反應過程,是一個病變程度由輕到重、病變范圍由小到大的連續過程。在病程發展到高峰時,已是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嚴重時還可導致頜骨骨髓炎。
〔臨床表現〕
1.長時間的鈍痛,咬合痛
病變初期,患牙只有輕微鈍痛,有時患牙可訴有咬緊患牙而稍感舒服的癥狀,當根尖周組織病變未得到及時控制時,根尖周膜內滲出物淤積,牙周間隙內壓力升高,出現自發性、持續性的鈍痛,咬合時不僅不能緩解癥狀,反而因咬合壓力增加了根尖部組織的負擔,刺激了神經,引起更為劇烈的疼痛。由于疼痛是因牙周膜神經受到炎癥刺激而引起的,所以患者能夠指明患牙,疼痛范圍局限于患牙根部,不引起放散。
2.患牙可有伸長感
由于根尖周膜內滲出物淤積,牙周間隙內壓力升高,患者可感到患牙有明顯的伸長感,感到患牙與對頜牙早接觸。
3.頰側黏膜腫脹
當患者急性根尖周炎由漿液期向化膿期發展時,由于根尖區牙周血管擴張、漿液滲出、組織水腫,根尖周膜的組織細胞壞死溶解液化,形成膿液。由于患牙頰側組織結構較薄弱,膿液可突破骨膜,流注于黏膜下,可見患牙頰側黏膜腫脹。
4.伴有發熱、不適等全身癥狀
由于組織胺、血清素等化學物質的釋放,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細胞滲出,患牙根尖水腫、壓痛,所屬淋巴結腫大,在感染的刺激下,全身抵抗力降低,患牙又沒有及時引流,就容易引起發熱、不適等全身癥狀。
5.服用止痛藥可部分緩解疼痛
對于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疼痛,由于是因為根尖周膜內滲出物淤積,牙周間隙內壓力升高,牙周膜神經受到炎癥刺激而引起的,所以在沒有及時開髓引流的情況下,服用止痛藥只能部分的緩解疼痛,要徹底緩解疼痛,就必須開髓引流。
[臨床檢查]
1.患牙多數已變為黑灰色,尤其牙頸
臨床上?梢姷交佳莱屎诨疑,這是由于患急性根尖周炎的患牙牙髓已經壞死,牙髓組織壞死后紅細胞破裂致使血紅蛋白分解產物進入牙本質小管,致使患牙多數變為黑灰色,尤其牙頸部釉牙骨質交界處結構較薄弱,變色現象更為明顯。
2.根尖部壓痛,患牙觸痛
在臨床對患牙進行叩診和觸診檢查時,患牙可出現根尖部壓痛和患牙的觸痛,這是由于因為根尖周膜內滲出物淤積,牙周間隙內壓力升高的原因。
3.頰側根尖部擴散性或波動性腫脹
當急性根尖周炎沒有進行及時的開放引流時,根尖周組織的漿液性炎癥繼續發展,發生化膿性變化,根尖周膜的組織細胞壞死溶解液化,形成膿液。由于患牙頰側組織結構較薄弱,故患牙頰側可出現根尖部擴散性或波動性腫脹。
4. 活力測試多數為陰性
由于多數患急性根尖周炎的患牙牙髓已經壞死,故對患牙的活力測試多數為陰性。
5.牙周膜腔增寬,尖周陰影
對患者患牙行X線檢查可發現患牙牙周膜腔增寬,根尖周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牙槽骨破壞所形成的透影區,呈現尖周陰影。
[急診處理 ]
1.重點在建立通過根管系統的引流通道
對于急性根尖周炎,首要的是緩解疼痛,患牙漿液期死髓及化膿期,主要矛盾集中在根尖部滲出物或膿液的聚積與擴散,理想的引流方式是人工開通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滲出物及膿液通過根管得以引流,緩解根尖部壓力,解除疼痛。應急處理時應注意:A局部浸潤麻醉要避開腫脹部位,*好行阻滯麻醉。B正確開髓,通過固定患牙減輕患牙疼痛。C用過氧化氫液和次氯酸鈉交替沖洗,所產生的泡沫可帶走堵塞根管的分泌物。D可在髓室內置一無菌棉球開放髓腔,待急性炎癥消退后再作常規治療。一般在開放引流2-3天后復診。
2.頰側已形成膿腫的可切開排膿
急性根尖周炎在骨膜下或黏膜下膿腫期應在局部麻醉下切開排膿。時機的掌握應該是在急性炎癥的第4-5天,局部有較為明確的波動感。當不易判斷時,可行穿刺檢查,當膿腫位置較深時,可適當擴大切口,放置引流條,每日更換一次,直至基本無膿時撤出。通常髓腔開放可與切開排膿同時進行,切開時機的掌握要視患牙的具體情況所定,不能單純受時間的限制。
3.常規調合以減輕患牙的咬合不適
急性根尖周炎漿液期活髓多由外傷引起,應調合磨改使其減少負擔,得以休息。必要時可行局部封閉或理療。通過磨改,牙髓及根尖周癥狀有可能消除。死髓牙治療也應常規調合磨改,除緩解癥狀外,還可以減少縱折的機會。
4.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固定患牙
在操作過程中,為減輕患牙疼痛及保護患牙,應盡量減少鉆磨震動,并可用手或印模膠固定患牙。
5. 安撫治療
對于根管外傷和化學藥物刺激,應取出刺激物,反復沖洗根管,重行封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如系根管充填引起,應檢查根管充填情況。超出根尖孔者,可去除根充料,封藥安撫,以后再行充填。
6.口服抗生素3d
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采用口服的途徑給予患者抗生素類藥物以促進根尖部炎癥的消退,減輕全身的不適癥狀。
7.必要時口服止痛藥。
在由于條件限制不能立即對患牙進行開髓引流治療時,可先予以患者口服止痛藥,緩解疼痛。
8.急性期拔牙
無保留價值的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應把握時機,立即進行急性炎癥期拔牙,經牙槽窩引流,以迅速緩解病人疼痛。為了防止炎癥擴散,必須同時采用全身用藥,如已形成骨膜下膿腫,以引流為目的的拔牙就非急需,可待急性癥狀消退后再進行,因為這時尖周部的引流已屬次要。
(三)牙髓治療術間痛
隨著根管治療術在急性牙髓炎及急性根尖周炎治療中的廣泛應用,在牙髓治療過程中出現術間痛的情況也日益增多,成為急性牙痛的又一常見類型。
[病因]
1.去髓術后有殘留牙髓
在對急性牙髓炎或急性根尖周炎以及外傷后患牙實施去髓術治療時,可由于術者操作技術欠佳、根管治療器械欠缺及根管解剖形態復雜多樣等原因導致在對患牙實施去髓術后,根管內仍有殘留活髓存在,導致牙髓治療術間痛的發生。
2.器械超出根尖孔損傷尖周組織
在實施根管治療術過程中,運用手動器械或機用器械進行根管預備時,由于對待預備根管工作長度不清或操作不當時,都有將器械超出根尖孔的可能,往往會導致根尖周組織的損傷,造成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后的疼痛。
3.將壞死根髓組織推出根尖孔
對于牙髓壞死的患牙進行根管治療時,可由于根管預備方法不當,根管器械在根管內的“活塞”作用,將壞死物質推出根尖孔,同時,根管解剖形態相對簡單的壞死牙髓組織比較容易拔除,對于解剖形態較復雜及變異的根管,根髓組織的拔除相對較困難,用力過大或操作不當將有可能將壞死根髓組織推出根尖孔,造成患牙根尖周組織炎癥,引起術間患牙的疼痛。
4.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
在根管充填過程中,由于對根管工作長度的判斷失誤或操作不當,可造成根管充填物的超填,當固體類根管充填材料和具有刺激性的糊劑類充填材料超填時,將引起患牙根尖周組織的急性炎癥,引起術間疼痛。
5.牙齒治療后遺留明顯的創傷合
在完成牙髓治療后,對于患牙進行暫時性或******性修復時,由于修復體充填過高造成牙合早接觸,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調合,會形成明顯的創傷合,導致術間疼痛的發生。
[臨床表現]
1.術間或術后患牙持續性的鈍痛、咬合痛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殘髓炎及根尖周急性炎癥,可使患牙在術間或術后出現持續性的鈍痛或咬合痛。
2.部分患者可出現患牙局部相鄰組織的腫脹
由于器械超出根尖孔損傷尖周組織或將壞死根髓組織推出根尖孔以及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都可能引起患牙根尖周的急性炎癥,如果根尖周的急性炎癥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部分患者可能患牙局部相鄰組織的腫脹。
[急診處理 ]
對于牙髓治療術間出現的疼痛,要針對發病原因及時有效的采取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
1.殘留牙髓引起疼痛的處理
首先在局麻下有效的去除殘髓,徹底沖洗消毒根管,可在根管內封入.丁香油紙尖安撫鎮痛,同時可在局部注射長效*********止痛。
2.根管預備、封藥后引起疼痛的處理
根管預備、封藥后的疼痛主要是由于器械或超填藥物對患牙根尖周組織的損害形成的急性根尖周炎造成的,應首先徹底沖洗根管并開放引流,對由于炎癥增生已形成硬的反應性腫塊的可用熱水漱口以促進腫塊消散,由于治療不及時已形成波動性膿腫的可行切開引流,必要時可口服抗菌素和止痛藥促進炎癥減退,緩解疼痛。
3. 根充材料超填引起疼痛的處理
對于根充材料輕度超填的患者,由于疼痛癥狀不甚明顯,可予以降合,使患牙休息,減少對患牙根尖部的壓力刺激,同時可口服抗菌素和皮質類固醇類藥物,減少炎癥反應,緩解疼痛。對于明顯超填的患者,必須去除根充材料,沖洗、開放根管,封藥,對于形成根尖周炎癥的患者視病情程度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同時予以磨改調合,降低患牙高度,使患牙休息,促進愈合。
(四)急性牙周膿腫
急性牙周膿腫并非獨立的疾病,而是牙周炎發展到晚期,出現深牙周袋后的一個常見的伴發狀況。它是位于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組織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癥,一般為急性過程。
[發病因素]
1.深牙周袋內壁的化膿性炎癥向深部結締組織擴散,而膿液不得向袋內排出時,即形成袋壁軟組織內的膿腫。
2.迂回曲折的、涉及多個牙面的深牙周袋,膿性滲出物不能順利引流,特別是累及根分叉區時。
3.潔治或刮治時,動作粗暴,將牙石碎片推入牙周袋深部組織,或損傷牙齦組織。
4.深牙周袋的刮治術不徹底,袋口雖然緊縮,但袋底處的炎癥仍然存在,并得不到引流。
5.有牙周炎的患牙遭受創傷,或牙髓治療時根管及髓室底側穿、牙根縱裂等,有時也可引起牙周膿腫。
6.機體抵抗力下降或有嚴重全身疾患,如糖尿病等,易發生牙周膿腫。
[臨床表現]
1.明顯的脹痛
急性牙周膿腫發病突然,膿腫的早期,炎癥浸潤廣泛,使組織張力較大,疼痛較劇烈,,可有脹痛感及搏動性疼痛。
2.咬合痛
因牙周膜水腫而使患牙有“浮起感”,叩痛及咬合痛明顯
3.局部腫脹
在患牙的唇頰側或舌腭側牙齦形成橢圓形或半球狀的腫脹突起。牙齦發紅、水腫,表面光亮。
[臨床檢查]
1.局部牙周組織膿腫
對患者行口腔臨床檢查時,可發現患牙局部牙周組織腫脹。
2.牙齒松動、叩痛
因患牙牙周膜水腫而使患牙有“浮起感”,牙齒松動明顯,叩痛。
3.溫度刺激敏感,電活力測試多數患牙有活力
急性牙周膿腫是源于牙周袋內的病原物,其病變范圍首先局限在牙周部位,故多數患牙牙髓可不受到損害或輕微損害,故患牙冷熱刺激較敏感,電活力測試多數患牙有活力
[急診處理]
急性牙周膿腫的治療原則是止痛、防止感染擴散以及膿液引流。對于急性牙周膿腫的應急處理,可根據患牙牙髓的病變情況可采取以下三種治療措施。
1. 牙髓活力正常
當經溫度測試和電活力測試證明牙髓活力正常時,說明病變范圍局限在患牙牙周部位,可對患牙牙周袋刮治,沖洗,對膿腫予以切開排膿
2. 牙髓受累
當患者除具有急性牙周膿腫的表現,同時出現牙髓和根尖周的病變時,說明牙周膿腫的感染已經逆行引起了牙髓感染, 在治療牙周膿舯的同時,應進行去髓處理,當經測試,牙髓已壞死時,需徹底清理根管并行根管開放,進行根管治療。
二、非牙源性疼痛
(一)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指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出現陣發性電擊樣劇烈疼痛,歷時數秒至數分鐘,間歇期無癥狀,可放射到骨和牙齒。在臨床上,有不少三叉神經痛患者誤認為牙痛而就診,需認真加以鑒別。
[臨床表現]
1.多發生于中年以上的女性
2.發作時會產生劇烈的“牙痛”
3.疼痛一般局限于一側
4.疼痛沿神經分布走行
[疼痛特點]
三叉神經痛發作時有其自身的疼痛特點,可與牙源性疾病引起的牙痛相鑒別。
1.發作一般有“扳機點”引起。所謂“扳機點”,是指在三叉神經分支區域內某個固定的局限的小塊皮膚或黏膜特別敏感,對此點稍加觸碰,立即引起疼痛發作。疼痛先從“扳機點”開始,然后迅速擴散至整個神經分支!鞍鈾C點”可能是一個,但也可能為兩個以上,一般取決于所患分支的數目。
2.疼痛性質為電擊、針刺、刀割或撕裂樣劇痛。突發,短暫,突然停止之后有隱約的燒灼感或痛感。發作時病員為了減輕疼痛而作出各種特殊動作。
3.發作多在白天,很少在夜間發作。
4.發作時間短暫,每次一般持續數秒數十秒或1-2分鐘后又驟然停止。
5.疼痛呈周期性發作,每次發作期可持續數周或數月,然后有一段自動的暫時緩解期。
[鑒別診斷]:
1. 依據三叉神經痛自身的疼痛的特點
2.一般檢查不出可能引起牙髓炎的牙體疾病,對冷熱刺激不敏感。
3. 間隙緩解期無溫度刺激痛和根尖周炎癥癥狀
4. 可采取卡馬西平診斷性治療,卡馬西平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有效藥物。
(二)心肌痛
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患有心臟疾患的患者常以牙痛為主訴前來就診,故應對患者機體做整體考慮,防止誤診及意外事故的發生。
[臨床特點]
由于心臟疾患所引起的牙齒疼痛常有以下特點:
1.心源性頜骨疼痛
冠狀血管動脈粥樣斑塊的聚集引起血管痙攣而致心絞痛,往往表現為起病急的胸骨下疼痛,伴有放射到左肩和下壁的牽涉痛,偶爾疼痛牽涉到頸部左下頜角,部分心臟疾患可以出現頜面部牽涉痛
2.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病前,在無任何口腔刺激的情況下?沙霈F突然、嚴重的牙齒疼痛,
3.慢性心絞痛,冠狀動脈疾病可出現牙齒中度疼痛,其往往與情緒或體力活動有關,與口腔刺激無關。
[鑒別診斷]
1.頜面部牽涉痛常常出現在左側
2. 陣發性的胸前壓榨性疼痛感覺,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尺側,可伴有肩、背、頸部的間接痛
3.疼痛與勞累有關。
4.心電圖和心臟負荷試驗有助于鑒別。
5.未查到病患牙。
6.可出現焦慮、煩躁、呼吸困難、休克等全身不適癥狀。
(三) 上頜竇炎
臨床上常見到非牙源性慢性上頜竇炎引起的同側上頜后牙痛,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急性上頜竇炎;加猩项M竇炎時,患側的上頜后牙可出現類似牙髓炎的疼痛癥狀。因為上頜后牙根尖區的解剖部位恰與上頜竇底相鄰接,且分布于該區域牙髓的神經是先經過上頜竇側壁或竇底后再進入根尖孔內的,因此上頜竇內的急性炎癥可牽涉到相應上頜后牙的牙髓神經而引發“牙痛”,此時疼痛也可放散至頭面部而易被誤診。
[臨床表現]
1.受累牙齒呈持續的鈍痛到中度疼痛
2.面部相應皮膚可出現腫脹
3.表面皮膚感覺較敏感
4.當躺下或屈身時疼痛可加重
5.疼痛可向頭皮或鼻部擴散
[臨床檢查]
1. 相鄰的牙齒通常牙髓是正常的
由于牙源性的急性上頜竇炎較少見,故當發生上頜竇炎時,其相鄰的牙齒通常牙髓是正常的
2. 一般患者牙痛劇烈,但無冷熱刺激痛。
3. 患牙有觸痛,叩痛,以上頜**、第二磨牙較明顯,但檢查牙齒本身并無病變。
4.進食時疼痛增加
鑒別診斷:
當牙齒存在根尖周病變時,極有可能造成上頜竇襯里感染,引發上頜竇炎癥,此時認真檢查牙體組織及X線檢查,明確診斷,應同時治療根尖周炎癥治療和上頜竇炎治療應同時進行。
(四)急性牙齦乳頭炎
急性齦乳頭炎是指病損局限于個別牙間乳頭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急性病損,臨床上患者常以牙痛為主訴而前來就診,易與牙髓炎相混淆。
[病因]
主要是由于牙間乳頭受到機械或化學的刺激,而引發的急性炎癥。
1.食物嵌塞
2.牙簽及其他剔牙器具損傷牙齦組織。
3.充填體、不良修復體、活動義齒的刺激。
[臨床表現]
1.牙間乳頭發紅腫脹,探觸和吸吮時易出血。
2.有自發性的脹痛和明顯的探觸痛,有時可表現為中等度的冷熱刺激痛。
3.女性患者常因在月經期而疼痛加重。
[臨床檢查]
1.齦乳頭鮮紅腫脹,探觸痛明顯,易出血。
2.牙齒可有輕度叩痛。
[治療]
1.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2. 消除急性炎癥
3. 局部使用抗菌消炎藥物加過氧化氫液沖洗。
4. 徹底去除病因。
(五)智齒冠周炎
智齒冠周炎是指智齒(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時,牙冠周圍軟組織發生的炎癥,臨床上以下頜智齒冠周炎多見,由于發病位置在口腔深部,患者不易發現牙周病變,常以牙痛主訴就診。
[病因]
由于頜骨長度與牙列所需長度的不協調可致牙齒萌出位置不足,導致不同程度的阻生。阻生智齒及智齒萌出過程中,牙冠可部分或全部為齦瓣覆蓋,齦瓣與牙冠之間形成較深的盲袋,食物及細菌極易嵌塞于盲袋內,加之冠部牙齦常因咀嚼食物而損傷,形成潰瘍。當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細菌毒力增強時可引起冠周炎的急性發作,可直接蔓延或由淋巴管擴散,引起鄰近組織器官或筋膜間隙的感染。
[臨床表現]
1. 初期患者自覺患側磨牙后區脹痛不適,咀嚼、吞咽、開口活動時疼痛加重。
2. 局部可呈自發性跳痛或耳顳神經分布區放射性痛。
3. 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甚至出現“牙關緊閉”。
4. 可有畏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癥狀。
[臨床檢查]
1.多數可見智齒萌出不全,可用探針在齦瓣下查出未全萌出的智齒或阻生牙。
2.智齒周圍軟組織及牙齦發紅,伴有不同程度的腫脹,炎性腫脹可波及腭舌弓和咽側壁。
3.齦瓣邊緣糜爛,有明顯觸痛,可從齦袋內壓出膿液。
4.相鄰的第二磨牙可有叩擊痛。
[治療]
1.局部沖洗
可用生理鹽水、過氧化氫溶液等反復沖洗齦袋,清除齦袋內食物碎屑、壞死組織及膿液等,沖洗后可在齦待內放置碘甘油或少量碘酚。
2.切開引流
如齦瓣附近形成膿腫,應及時切開,并置引流條。
3.冠周齦瓣切除術
對于有足夠萌出位置且牙位正常的智齒,可在局麻下切除智齒冠周齦瓣,以消除盲袋。
下頜智齒拔除
(六)非典型性牙痛
非典型性牙痛是指發生在牙體和牙周均健康的牙齒上的難以解釋的持續性疼痛現象。其發病機制可能與心理性、血管性、感覺神經受損等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1.無確定的特征或癥狀
2.疼痛主要表現在牙齒和牙周組織
3.疼痛部位可以遷移
4.多數患者服用止痛藥無效
5.身體疲勞、虛弱時疼痛加劇
[疼痛特點]
1.組織深部呈持續的隱痛、燒灼感
2.不能定位具體疼痛牙位
3.無明顯觸發疼痛的扳機點
[臨床檢查]
臨床檢查時可見口腔狀況良好,受累牙齒無明顯牙體損害,牙髓正常。
[主要鑒別點]
1.中度持續性痛,也可燒灼樣痛或跳痛,不影響睡眠
2.臨床和X線檢查牙體牙周均無異常
3.常發生于40—50歲女性,病程可持續多年
4.發病機制可能與心理性因素有關,患者常伴有心理功能改變,表現為抑郁癥。
(七)幻覺性牙痛
患者出現幻覺性牙痛往往原因不明,多發生在去髓術、根尖切除術或拔牙術后,在牙髓治療后的發病率約3%,成人男女均可發生,經臨床觀察與心理因素無關。
[臨床表現]:
1.持續性深部組織的鈍痛。
2.偶有自發性銳痛。
3.慢性病例常不能確定疼痛牙位。
4.臨床檢查和X線片均呈陰性。
5.常被誤診,早期的不當治療會使病情復雜化。
(八)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粘膜病,以出現單側帶狀群集分布的水皰和神經痛為特征。12歲以后發病,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遞增,其前期癥狀為低熱、乏力食欲減退等,發疹部位疼痛、燒灼感。在口腔的損害表現為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前驅期可出現牙痛,故臨床上易將其誤診為牙髓炎。
由帶狀皰疹引起牙齒疼痛的臨床表現為:
1.可以表現出牙髓炎的前兆癥狀。
部分帶狀皰疹患者發病前可突感患牙疼痛,呈陣發性,自發性夜間疼,并可伴有左面頰部腫脹燒灼痛,易被誤疹為急性牙髓炎。
2.牙痛局限于單側。
3.可定位于一個或多個牙上。
4.疼痛呈銳痛,跳痛,有間隙期。
[臨床檢查]:
1.牙齒完整,無齲,無新近創傷史
2.面頰、下頜部可出現皮膚腫脹,觸疼并散在有片狀紅斑和密集成簇大小不等的呈條索帶狀淡黃色透明皰疹。
[鑒別診斷]:
帶狀皰疹疼痛雖與牙髓炎疼痛相似卻無熱刺激疼,這是與牙髓炎的******區別,因此臨床醫師要仔細詢問病史,認真檢查,以免誤診延誤治療。同時研究表明,重度牙髓癥狀可以引起不良的牙髓反應,甚至出現壞死,早期進行牙髓治療可以緩解嚴重的牙髓疼痛。
(九)腫瘤性疾病引起的牙痛
口腔頜面部腫瘤可由于其自身的發病特點及發病部位而出現相應的牙齒疼痛癥狀。
腫瘤性疾病引起的牙齒疼痛一般出現在腫瘤性疾病的發病早期,一部分由于癌細胞向牙槽突及頜骨浸潤,使骨質破壞,引起牙松動和疼痛,另一部分可由于腫物壓迫神經,導致神經分布的牙區致痛。上頜竇癌的患者早期即可有上頜磨牙的廣泛性、持續性、放散性鈍痛,有時夜間痛較明顯,晚期出現牙齒的松動和伸長,可因腫脹壓迫眶下神經,出現患側面頰、上唇和上頜牙麻木感。
腫瘤性疾病引起的牙齒疼痛在臨床上可有以下的臨床表現:
1.可以出現和牙痛非常相似的癥狀,但檢查無牙體組織的損害。
2.疼痛可以隨時間逐步加重。
3.疼痛無明顯特征,不具有特異性。
4.可以形成感覺異常
腫瘤性疾病引起的牙齒疼痛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某些疾病有些發病部位隱蔽,常不易發現,故必要時應尋求口腔外科醫生或內科醫生協助診斷。
(十)虛構痛
所謂虛構痛即在事實上不存在的疼痛,是由患者為了某種目的而詳盡描述或創造不存在的或自己編造的疼痛。
在臨床上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1.無正常意識的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可以準確的描述口面疼痛史,但是不能被檢查和測試所證實,但對患者自身意識來說,疼痛確實存在,因此患者會堅持要求治療。
2. 為達到自身目的的正常人。
某些為了尋求病假條或吸毒者常用專業書籍上對疼痛描述的術語詳細描述他(她)的疼痛,在檢查時,醫生有時會發現疼痛可能的原因,但這種情況是自我誘導出的或是“牙醫源性的”。此類患者會編造多種理由,旨在獲得醫生的假條或強力止痛藥物。
對于此類患者就要求醫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防止出現不必要的醫療事故。
(十一)蝶腭神經痛
蝶腭神經痛是一種不明原因的急性陣發性痛,呈進行性加重。病理學上認為是周圍性血管舒張的結果,典型的疼痛部位在單側上頜,鼻竇和眶后區,常被誤認為上頜后牙的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膿腫。
主要鑒別點:
1.特有的面部表現—面容紅潤,常長雀斑。
2.對疼痛的描述為象一個火鉗插入到上頜骨和眼后,伴鼻塞,畏光和流淚
3.疼痛癥狀幾乎在每天傍晚同一時間發作一次,持續30—45分鐘。
4.未能查出患牙,冷熱刺激不激發疼痛。
5.疼痛發作時,給氧能緩解疼痛,翼腭管阻滯麻醉可止痛。
(十二)涎石癥
涎石癥是當結石發展到一定大小,唾液導管被阻塞,則出現疼痛癥狀。涎石癥多發生于頜下腺導管,疼痛可牽涉到下頜骨,由此引起的疼痛很像下頜后牙的牙髓痛。導管阻塞導致的頜下區腫脹,常被誤診為是下頜后牙牙髓炎癥或根尖周炎癥而導致的淋巴結炎。
主要鑒別點:
1.進食時唾液分泌增多疼痛加重。
2.未能查及引起牙髓炎的牙體疾病,而發現頜下導管口充血,腫脹,擠壓頜下腺時,無唾液從導管流出。
3.酸脹性痛,并有強烈的牽脹感。
4. X線咬合片發現軟組織有鈣化影像,即可確診。
(十三)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常見于兒童,由鏈球菌引起的化膿性感染。中耳擴散致頜骨疼痛,疼痛從耳部放射到上下頜的后牙。
主要鑒別點:
1.急性痛,病人有嚴重的頭痛,常伴跳痛。
2.重力因素起協同作用,病人低頭時疼痛加重。
3.耳鏡檢查膜可確診,鼓膜常發生紅腫凸出,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有效。
三、口腔頜面部腫脹
口腔頜面部腫脹主要由于口腔頜面部急性感染所致頜面部蜂窩組織炎引起,口腔頜面部位于消化道與呼吸道的起端,由于口腔、鼻腔、鼻竇的腔隙,牙、牙齦、扁桃體的特殊解剖結構和這些部位的溫度、濕度均適宜于細菌的寄居、滋生與繁殖,當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均可導致正常微生物生態失調的內源性或外源性感染的發生。同時顏面及頜骨周圍存在較多相互連通的潛在性間隙及豐富的淋巴結,為感染的擴散提供了通道。
口腔頜面部感染的途徑:
1.牙源性 牙源性途徑是口腔頜面部感染的主要來源。
2.腺源性
3.損傷性
4.血源性
5.醫源性
[臨床表現]
1.局部癥狀 化膿性炎癥的急性期,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引流區淋巴結腫痛等典型癥狀,但其程度因發生的部位、深淺、范圍大小和病程早晚而有差異。感染的慢性期,由于病變組織有大量的單核細胞浸潤,正常組織破壞后被增生的纖維組織代替,局部可形成較硬的炎性浸潤塊,并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2.全身癥狀 全身癥狀因細菌的毒力及機體的抵抗力不同而有差異;其表現也有輕重之分。病情較重而時間長者,由于代謝紊亂、敗血癥、 膿血癥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引起死亡。
[治療]
1.局部治療 注意保持局部清潔,減少局部活動度,避免不良刺激,防止感染擴散。急性期可外敷中草藥或口服抗生素。
2.手術治療
a.膿腫切開引流術 當炎性病灶已化膿并形成膿腫,或膿腫已自潰而引流不暢時,都應進行切開引流或擴大引流術。局部炎癥明顯,病情發展迅速,如腐敗壞死性蜂窩織炎,或全身有明顯中毒癥狀者,也可早期切開。
b.清除病灶 口腔頜面部由牙源性感染引起的炎癥好轉后,去除病灶牙是一個重要問題,千萬不能忽略。
3.全身治療 口腔頜面部感染并發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寒戰、白細胞計數明顯******或出現中毒顆粒時,都應在局部處理的同時,全身給予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減輕中毒癥狀,并及時有針對性的給予抗菌藥物。
四、牙外傷
(一)牙震蕩
牙震蕩是牙周膜的輕度損傷,通常不伴牙體組織的缺損。
[病因] 由于較輕外力,如在進食時驟然咀嚼硬物所致。
[臨床表現]
1. 患牙有伸長不適感,輕微松動和叩痛,齦緣可有少量出血。
2.牙髓活力測試反應不一,通常受傷后無反應,而在數周或數月后開始恢復。
[治療]
1.1-2周內應使患牙休息。
2.可降低咬合以減輕患牙的負擔
3.固定松動患牙。
4.傷后1、3、6、12個月定期復查。
(二)牙脫位
牙受外力作用而脫離牙槽窩者稱為牙脫位。根據脫位程度不同可分為不全脫位和全脫位。
[病因] 碰撞是引起牙脫位的*常見原因。
[臨床表現]
1. 根據外力方向,可有脫出、嵌入和唇舌向移位等情況。
2. 患牙有疼痛、松動、移位及咬合障礙等癥狀。
3. X線片示牙根尖與牙槽窩的間隙明顯增寬。
4. 牙脫位后可出現牙髓壞死、牙髓腔變窄或消失、牙根外吸收等并發癥。
[治療]
1.部分脫位牙可在局麻下復位,再結扎固定4周。術后3、
6、12個月進行復查。
2.嵌入性牙脫位在復位后兩周做根管治療術。對年輕恒牙,不可強行拉出復位,可待其自然萌出。
3.對于完全脫位牙,應盡量在半小時內進行再植,對于脫位超過兩小時再就診者,要在體外完成根管治療術后再植入。
(三)牙折
[病因]
外力直接撞擊是牙折的常見原因。
[臨床表現]
1. 冠折前牙可分為橫折和斜折,后牙可分為斜折和縱折。
2. 根折 根折可分為頸1/3、根中1/3和根尖1/3折。
3. 冠根聯合折 以斜行折多見,牙髓常暴露。
[治療]
1.冠折 牙本質未暴露的冠折可將銳緣磨光。牙本質暴露者,視患牙敏感程度采取相應的治療保護措施,對于牙髓已暴露的患牙,視患牙情況和牙髓情況采取牙髓摘除術或活髓切斷術。
2.根折 根折的治療首先應是促進其自然愈合,即使牙似乎很穩固,也應盡早用夾板固定。以防活動。
3.冠根聯合折 凡可作根管治療,又具備樁核冠修復適應癥的后牙冠根折,均應盡可能保留。
聯系方式:13612229076(劉經理)
公司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南屏科技園屏北一路10號三通·環球義齒工業園
Copyright 2019 珠海市環球數位義齒有限公司 粵ICP備19052153號 Powered by天惠網絡